• 科学生活:12岁需要换个学习方式吗?

8岁儿童的学习策略与12岁儿童以及成年人大不相同。8岁大的儿童主要通过正反馈(“做得好!”)进行学习,而负反馈(“这次做错了”)则不会有敲响警钟的作用。12岁大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响应负反馈,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成年人也是如此,并且可以做得更好。

学习策略的转变在行为研究中得到了证明。研究表明,8岁儿童对于负反馈的响应非常不准确。莱顿大脑与认知实验室的发展心理学家伊夫琳赫•科融和同事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这种转变可以在大脑中体现出来。区别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中负责认知控制的区域内。

8岁或9岁的儿童,这些区域对于正反馈反应强烈,而对于负反馈则没有任何反应。但是,12岁或13岁的儿童和成年人则完全相反。他们大脑中的“控制中心”对于负反馈反应强烈,而对于正反馈反应则不明显。

该项研究的相关结果发表在近期的《神经科学期刊》上,科融和她的同事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对3个不同年龄段的群体进行大脑分析:8岁到9岁儿童,11岁到12岁儿童和18岁到25岁的成年人。三分法的运用这还是第一次,以往的比较主要是在成年人和儿童这两类中进行。

科融自己对于研究结果也表示惊讶:“我们以前一直认为8岁儿童的大脑功能与12岁儿童完全相同,但事实并非如此。这个结果对于教导孩子的人来说有重要影响,怎么才能在8岁到12岁儿童的教导上最好地进行过渡?”

研究人员让三组实验对象躺在磁共振成像扫描仪上,并给他们一项计算机任务。如果所做选择正确的话,屏幕上就会出现√,错误则显示×。磁共振成像扫描仪记录大脑的哪部分在活动。

科融的研究成果丰富了现存的关于儿童发展的知识。“从表面上看,年纪小的儿童能更好的对于奖励而不是惩罚做出反应。”她也试图解释原因,“这可能是因为接受关于做得不太好的信息要比做得好的信息更为复杂,也就是说从错误中学习更为复杂。因为你必须弄清楚具体是哪个方面出错,自己是如何出错的。”

但是,8岁儿童和12岁儿童的这种差别是由于经验不同导致的,还是因为大脑的进一步发育导致的?目前还没有准确答案。科融说:“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答。这种差别很可能是大脑发育成熟和经验增长共同决定的。”(王倩编译)
  • 科学生活:体罚对儿童成长将带来哪些影响? 体罚一直是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及人格发展领域中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赞成体罚的认为体罚可以促进孩子的教育效果,而反对者则认为体罚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发展。

    中国素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但打骂真能教育出好孩子么?近日,日本熊本大学研究发现,儿童时期常受到严重体罚的人,其大脑额叶萎缩程度要高于未受过体罚的同龄人。而大脑额叶与人的情感意欲、语言表达相关,所以儿童时期的体罚势必会对其成长产生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情感、脾性和对社会的认知。

    体罚将对儿童心理造成影响

    对于日本研究人员的新发现,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张雨清说,之前国内和国际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体罚对儿童心理和教育方面的影响,但对脑功能等生理方面的影响则很少见到报道。

    体罚是一种极端的、以对儿童的肉体施加痛苦为直接手段的传统惩戒形式,常伴有损伤儿童身体、侮辱儿童人格等。张雨清说,体罚一直是儿童心理和人格发展领域中最有争议的话题之一,赞成体罚的认为体罚不会对儿童的成长产生消极后果,而反对者则认为体罚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发展。但可以肯定的是,体罚会严重影响儿童与家长的亲子关系,并可能造成儿童内向、自卑等性格。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研究所的陈晶琦博士是国内较早研究体罚和人格发展的学者,在她对北京某大学的学生调查中发现,56.3%的学生16岁前曾经历过羞辱、体罚、挨打、限制活动等,其中18.9%有过严重挨打的经历。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家长对自家孩子进行体罚的问题比较常见。而且这些儿童期有严重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其躯体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儿童期躯体情感虐待经历的学生。

    体罚带来成长的“烦恼”

    目前的研究较多地证实了体罚与儿童成长后的心理和人格之间的密切关联。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李晓巍博士说,儿童非常聪明,在遭受过体罚后,为了不再受体罚,他们往往会采取措施逃避体罚,从而开始撒谎,或者掩饰来逃避父母对自己行为的了解,这也可能破坏亲子关系,加大父母与其孩子沟通的困难。

    国外的行为医学专家通过调查发现,遭受体罚等惩戒的儿童长大后,其婚姻和家庭生活很可能不和谐,他们不能很好地养育自己的子女,甚至忽视对自己下一代的培养,如此恶性的循环,将会造成不可弥补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李晓巍强调,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如果与父母、老师的关系处理不当,很有可能造成两败俱伤。儿童成长是一个不断寻求自我认同的过程。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如果青少年感到他所处的环境剥夺了他在未来发展中获得自我认同的种种可能性,他就会以惊人的力量抵抗周围的人和环境。如果寻找不到自我认同的感觉,他们宁愿做一个“坏人”,或者干脆“死人般地活着”;而如果对自己有了认同感,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就会有一种安定的感觉,并能够明确未来的方向,健康成长。

    防于未然惩于事后

    李晓巍说,父母是孩子接触时间最早也是最多的人,对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现也最敏感。根据以往的研究结论,在幼儿时期,孩子很多行为的发生主要是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这是需要关爱和关注的表现,父母应该在平时与孩子多做沟通,采取正面的和鼓励的方式,强化儿童良好的品质。对错误的行为也不能仅仅进行惩罚,而应该告知这些错误行为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而现在大部分父母缺乏心理健康方面的基本知识,不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也就无法从儿童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父母有必要学习一些心理发展的知识,对儿童各个阶段的行为方式有所了解,才能正确对待。李晓巍举例说,幼儿由于其行为社会化刚开始,动作发展也未成熟,所以可能习惯性地拍打了同伴,但他们的目的是为了引起注意,从而进行交流,而这样的动作在父母眼里很可能就是侵犯性的“击打”。

    李晓巍补充说,一些仅仅是为了吸引无谓的注意行为,父母可以通过忽视的方式进行对待,孩子在几次尝试而没有达到目的之后,自然会放弃这一行为。如果真出现严重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就有必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帮助。

    在学校方面,教师应该加强心理学方面知识的学习,很多出现问题的学生往往需要得到老师的注意甚至认同,但这些学生在学习成绩、纪律上又不突出,所以只好采用“出格”的方式来引得老师和同学的注意。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应尽量做到公平,给每个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并做好相应的鼓励和表扬。(实习生 颜伟杰)

    王国峰老师还总结了十大父母教养能力等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模式,学习青春期孩子一系列问题的应对方案,辅助孩子顺利度过青春期。2018年北京开放大学家庭教育学院 心理教育专业特聘教授王国峰老师

  • 科学生活:帮孩子安全度过青春期 一位本来成绩名列前茅的高中女孩,到了高三时忽然状态变差、成绩急剧下滑,后来甚至出现失眠、胃疼、耳鸣、神情恍惚等症状。家长和老师都非常焦急,把中西医看了个遍,却一点都没解决问题。无奈之下,一家人来到心理门诊寻求帮助。

    这是北京红枫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师赵菡接诊的病例。她在与家长和孩 子的谈话中发现,这是一个非常缺乏生活能力的孩子,生活琐事全部由家长包办代替。母亲无微不至,恨不得盛好饭以后送到孩子手上;而父亲的严厉只针对学习成绩。孩子认为能给父母的交待就是考上一流大学。

    一次考试成为事情的导火索。高三复习过程中,女孩发现有些学过的知识想不起来,这个心理暗示让她觉得很紧张,导致第一次考试没有考好。考试失败把她生活中缺乏自理能力的挫败感一下子调动起来:不会做饭、不会买衣服、不会乘公车……除了念书考试什么都不会,现在连考试都不会了,由此引发出强烈的自我否定。

    咨询一方面澄清了女孩的躯体症状是心因性的;另一方面使女孩敢于面对自己内心排斥、甚至怨恨父母的情绪,“想换一个妈妈,换一个能从心灵上关心、学习上指导自己的妈妈”。

    “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从现实生活到心理需求都会表现出对家长既依赖又排斥,但这位女孩显然比较极端。”赵菡说,要了解这类问题的成因,先要从了解青春期的心理特征开始。青春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是完成自我同一性,为进入成人期打下基础。具体来说,一个人进入青春期后,要经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控的过程,进而重新确立自我。因此,会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求独立,并挑战权威人物,比如父母和老师。

    青春期的心理反应各种各样,归结起来,都是自我意识觉醒的表现形式。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容易产生幻想和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开始有自己的秘密、自己交往的小圈子,需要有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有些孩子甚至会打架、骂人、逃课……赵菡说,青春期的孩子试图冲破约束和管教是正常的,甚至犯一些错误也是成长需要付出的代价。然而,由于惯性使然,在孩子出现青春期征兆之后,家长往往不能理解、难以接受。家长还是习惯于方方面面为孩子打点周到;认为孩子应该对家长无所不谈,是一个“透明体”。这时候,孩子会产生被束缚的感觉,会厌烦、拒斥、顶撞或逃避。越是这样,家长就越着急,越要一探究竟,甚至采用偷听孩子电话、偷看孩子日记等错误方式监督孩子。恶性循环和矛盾冲突也随之产生。

    上述案例中,女孩父母没有顺应其青春期的变化,生活上过度保护,学习上只盯着成绩,在孩子出现心理困扰时错过了沟通的最好时机。

    怎样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赵菡建议,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可以从生活和心灵两方面入手。生活上,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尤其初中以后,要让孩子养成处理自己生活琐事的能力,不能事事代劳。心灵上,要鼓励孩子交往同龄朋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要对孩子采取相对开放的态度,在大的原则问题上做一些规定,比如什么样的人不可交往、什么样的事情不可以做;而不是干涉细枝末节的行为。要学会倾听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听完孩子讲述之后可以谈自己的具体感受;切忌简单说教,凭空谈论是非对错。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家长要学会“示弱”,为孩子创造超越家长的机会,比如向孩子学习电脑知识和时尚咨询等。对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家长要由衷夸赞。

    当心理咨询帮助女孩接受现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父母时,其躯体症状消失,有效的学习时间也逐渐增加。赵菡介绍说,大多数孩子在初中进入青春初期,即青春期反应发生的高潮期,这个阶段孩子的情绪容易发生剧烈变化。如果家长引导得当,孩子没有受到太大的压制和挫伤,那么他们进入高中阶段后就会逐渐趋于平稳,比较顺利地完成自我同一性任务。(记者 张莹)